部分英雄由于机制复杂、版本适应性或操作门槛较高,导致玩家使用率相对较低。这些英雄往往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熟练度才能发挥其潜力,因此在常规对局中出场机会较少。例如策士统领斯维因虽然具备强大的团战回血和持续伤害能力,但需要精准的技能释放时机和装备搭配,使得许多玩家难以掌握其核心玩法。
沃利贝尔在端游中本就属于冷门选择,移植到手游后同样面临类似处境。其技能组合虽然提供了稳定的开团和控制能力,但缺乏灵活的位移手段,容易被敌方风筝。手游节奏较快的特点也让需要发育时间的沃利贝尔难以快速成型,进一步降低了玩家的选择意愿。该英雄在高端局和比赛中都较为罕见,更多出现在特定阵容或绝活玩家手中。
迷失之牙纳尔作为变形系英雄的代表,其双形态切换机制在手游中操作难度较大。小型纳尔需要精准的远程消耗,而巨型纳尔则要把握变身后的开团时机。这种复杂的操作要求使得许多玩家更倾向于选择操作简单的战士英雄。虽然纳尔在特定版本中曾有过亮眼表现,但整体而言始终未能成为主流选择。
时间刺客艾克作为高机动性刺客,理论上应该很受欢迎,但其技能连招需要极高的熟练度。W技能的预判放置和R技能的时空回溯都需要丰富的对战经验,这使得新手玩家难以快速上手。即便在高端局中,艾克也常因容错率较低而被其他更稳定的打野英雄取代。该英雄的出场率与其强度并不完全匹配,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辅助位的布隆虽然拥有优秀的保护能力,但其被动技能需要队友配合触发,在路人局中往往难以发挥最大效果。相比其他能独自创造机会的辅助英雄,布隆更依赖团队协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普及程度。尽管职业赛场偶尔会出现布隆的身影,但在日常排位中该英雄的选择率始终处于辅助位末端。